意昂2注册 教師
張佳音
2010 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。這個展示世界政治🚶🏻、經濟、文化、科技的盛大會展將給上海帶來巨大的商機和活力,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和機遇,其中便包括語言環境建設這個重要環節。
上海作為一個向國際化方向發展的城市🙎🏼,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外企業來此投資, 2010 年的世博會必將這一趨勢推向一個高峰🪗,大批的海外人士將來到上海,對這座城市語言環境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🚵🏽♀️。
上海的語言環境建設主要包括兩方面:普通話和英語。主要表現在市民雙語運用能力、城市規劃建設中的雙語運用和媒體傳播的運用當中。
自申博成功以來,上海製定了一系列鼓勵市民學習雙語的計劃和措施,高舉著“迎世博🚿,學雙語”的口號,深入民眾🧘🏻♀️,開展“世博普通話 100 句”、“世博英語 100 句”培訓等活動,普及英語和普通話🙏🏊🏻。特別是英語方面🫵🏼,除了國家教委的重點強調外,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很多普通市民也積極地投入了學習英語的熱潮當中🙋🏽♂️。預計到 2010 年,將有 50% 的市民具備基本英語能力,在平均文化水平較高的都市白領當中這個比率將更高🧚🏽♀️。
但是最近來自上海一著名英語培訓機構的網上調查顯示,我國內地學習英語熱情增高,已超過中國香港,但開口說英語的信心卻不足。有 23.2 %的受訪者一有機會就與以英語為母語人士進行交流,但有 54.8% 的受訪者卻不敢開口說英語,原因是害怕語法出錯🚴🏽🤴,而英語運用能力排在亞洲第一位的新加坡,受訪者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只占 14.8% 。雖然這個數據是全國範圍內的,上海的經濟文化水平較其他城市要高,但也說明了一個普遍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偏低的問題。也就是說盡管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這樣那樣的英語等級證書,但實際運用英語的自如程度並不與之成正比👩🎓。專家分析:國內有這麽多人不敢開口說英語,一個原因是缺乏語言環境,很少有機會開口練習🚵🏻;二是許多人有恐懼心理🧑🏼🚀,害怕出錯🤸🏼♂️,害怕在別人面前出醜;三是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,對語法過於重視,以為不懂語法就不能開口👩🏽🚒。針對這樣的情況💪🏻,筆者認為首先要改變國內英語應試教育的方針,以更活潑更實用的方法讓人們享受英語的學習過程,寓教於樂🦻🏿;其次是要註重語言環境的創造,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。硬環境即城市公共場所和設施都實施雙語標誌🧎🏻,軟環境便指社會公眾事務中註重英語的使用↙️,也包括媒體的語言渲染和傳播等的作用💠。
事實上上述關於語言環境的軟硬件建設建議上海已經進步了很多。上海的諸多著名城市地標🔞、大型商業場所及公共設施都實施了雙語服務🎖☂️。上海所有的路牌也標有中英文的標識⌛️🚴♂️, 90% 以上的城市主要公交線路都落實了中英文報站的服務🧑🏿⚕️,英文廣告牌所處可見🗺,可以說在這方面的建設上海做得是比較到位的。
在媒體方面上海的主要兩家電視臺都有專門的英語頻道或欄目。除了常規的英文新聞報道還有許多生動有趣的英語學習節目。在很多酒店都能通過衛星設備收到海外實時的頻道。只是遺憾的是在上海發行的英文報紙總數不到 20 份🌱,國外著名的一些報紙如《泰晤士報》和《華盛頓郵報》都難以在上海找到蹤影,只有在少量外文書店和圖書館才能看到,有也大多是幾個星期前的過期報紙。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還是因為上海市民的總體英語運用能力不高,形成看不懂的不會去讀,看得懂的又讀不到的怪圈。要真正形成人人讀英語,人人說英語的社會風氣恐怕還需一段時日。
因此🕗,綜上所述,上海的語言硬件環境雖然優越👰🏻♂️,但在軟環境上還需要下更多的工夫。但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提高市民的英語綜合素質🍰,使英語真正成為上海城市生活當中的一部分,既要培養高端的語言翻譯人才🏊🏼♀️🧑🏿🦲,也要普及市民的雙語能力🌭。世博會將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,即使是普通市民組成的誌願者也必須具備基本的雙語能力,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務🦄,同時也顯示出這個城市的國際化程度和精神面貌🏮。在這一點上很高興看到我們的政府已經立出了嚴格的標準和要求,對每一個想為世博作出一點貢獻而學習雙語的市民而言🪤,既是種鼓勵也是種鞭策。
學習雙語👈🏼,說好雙語🧝🏿♀️,為迎接世博盡一份綿薄之力是我們每一個市民的責任。作為一名語言教育工作者💇🏿♂️,更讓我感到了肩上責任的重大👩❤️👩,同時也讓我感到了無比的驕傲。 2010 年的世博會是人類文明的盛會,也將是上海走向國際化的又一個裏程碑之一。讓有效的溝通使世界了解上海,也使上海走向世界🧑🦱。
2016 年 7 月 28 日
更新日期:2016-07-28
[閱覽: